【風味挑選指南】如何用烘焙度挑選適合自己的風味

一杯好咖啡,美味風味取決於三個要素,6成是生豆品質、種類,3成是烘焙程度,1成是沖煮方式。

有趣的是,咖啡的香氣和滋味,是在烘焙後才產生的; 烘焙過程中,咖啡生豆的水分蒸發,重量減輕,顏色加深,體積膨脹,含有香氣的油脂慢慢釋放出來。此外,生豆中原本含有的大量綠原酸,也逐漸消失,取而代之的是水果酸,其味道隨烘焙時間長短而有所差異。

烘焙主要會分成三個階段:脫水,梅納(焦糖化)反應,及風味的發展:

  1. 脫水會在回溫點發生,生豆的水分開始蒸發,壓力也開始在豆子內部形成。
  2. 當生豆開始轉變成棕色,表示梅納反應開始,此時會產生許多氣體,包含二氧化碳、水蒸氣等。當內部壓力夠大到衝破細胞壁,就會膨脹,稱為第一爆; 除了豆子顏色,風味的發展也是在梅納反應發生。
  3. 第一爆之後,烘焙從吸熱反應(吸收來自滾筒的熱量)變為放熱反應(豆子釋放熱量)。此時,豆子表面的孔隙繼續增加、油脂繼續從豆芯移到表面、顏色繼續變深,風味漸漸發展、形成。

如何選擇何種烘焙程度,通常是看咖啡豆本身的特性,其對應的風味為:

  1. 極淺焙(Light) 無香味及濃度可言,豆還未熟,仍有青味,用於試驗居多,尚不適合研磨飲用。
  2. 淺焙(Cinnamon) 豆子顏色與肉桂相當接近,又稱為肉桂烘焙,酸度高,略帶香氣,常用於呈現各種單品咖啡獨有的風味,也是Café est最常採用的烘焙度,適合喜歡自己在家手沖的咖啡愛好者。
  3. 中焙(Media) 顏色深,容易提取出咖啡豆的原味,口味偏酸帶苦,常用在美式或特調咖啡。適合喜歡用義式機沖煮咖啡的愛好者
  4. 中深焙(High) 口感豐富,酸苦均衡,適合藍山和吉利馬札羅等咖啡,在日本、北歐接受度高。
  5. 城市烘焙(City) 又稱城市烘焙,酸度低,苦味較濃,展現咖啡風味,適合哥倫比亞及巴西的咖啡,受一般大眾喜愛。
  6. 深焙(Full City) 又稱全城市烘焙,無酸味、以苦味為主,苦味會加重,但優質的豆會有甜味。用於冰咖啡、黑咖啡,為中南美人士所喜好。
  7. 法式烘焙(French) 色澤略帶黑色,苦味強勁,帶有煙燻香氣,適合蒸氣加壓器煮的咖啡。
  8. 重焙(Italian) 又稱義大利式烘焙,最深的烘焙程度,豆子烏黑透亮,表面有油脂滲出,苦味很強烈及焦味。咖啡豆已經嚴重的炭化,不同咖啡豆之間口味已難辨出,適合義式濃縮咖啡。

簡單歸納,咖啡豆烘烤的時間越長,酸味越淡,苦味愈濃,咖啡因含量也越少,環肥燕瘦,全憑個人喜好。
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